close

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,混在行家中充數。亦用於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。亦用於自謙,比喻自己才德不足。

 

戰國時,齊宣王喜歡聽竽的合奏,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個樂工一同演奏。有位南郭先生,雖然不會吹竽,但因為知道齊宣王的這個嗜好,便請求齊宣王讓自己參加這個樂隊,宣王也很高興地答應了。

每當眾多樂工一起合奏的時候,南郭先生就混在數百人的吹竽隊伍中,有模有樣地裝出吹奏的樣子,沒人發現真相,他也因此能獲得很好的待遇。

宣王死後,湣王繼位,湣王雖然也喜歡竽的吹奏聲,但他喜歡的卻是獨奏,所以命樂工一個個輪流表演。南郭先生得到了這個消息,知道再也無法蒙混過關,只好逃出宮去。

 

典出《韓非子.內儲說上》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成語故事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君涵 的頭像
    君涵

    歷史一定要背嗎?

    君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